东阿县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度工作落实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东阿县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度工作落实情况
一、主要工作
本学年,我校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围绕“一体两翼,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多元发展,办“尚真、尚实、尚活”的教育,全校上下精诚团结,用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一段线(普本)上线数443人,艺体上线76人,总上线519人,上线率67.4 %。
二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有新突破。今年我校有50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其中985大学24人。学子们如愿以偿,进入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深造。
我们给每个同学提供适合的发展路径,让他们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我,实现梦想。
(一)用课程品质提升育人质量
课程是育人模式构建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载体,我校致力于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选择个性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化等途径,使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本学年,我们发挥聊城市思想政治学科基地的优势,对外辐射、对内引领,打造了特色思政课程群,赋能学校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同时,我们积极打造“课程思政”,以思政课为中心画好学科融合育人“同心圆”,形成协同效应。
(二)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们大力提倡践行教育家精神,强师德,铸师魂。扎实做好校本教研,通过听评课、大赛课、专家引领、青蓝工程、同伴互助、研读经典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提升立德树人能力。
本学年我们实行电子备课制度,打破级部界限,集思广益,共同研讨,个人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坚持教后反思。在优秀生培养过程中,各级部更是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开发潜能,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教师们勤于研究、精诚合作、密切配合,是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坚实保障。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立德树人的主战场,我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尚五步课堂”:明确目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主动探究——展示交流,精讲提升——整理内化,检测评价——总结归纳,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主动求知,深度思考,提升素养。
(四)德育活动系列化
我们坚持以“思政课”特色学科建设为契机,强化各个学科的育人功能。我们把党课作为新生入校的第一堂思政课,把“德育大讲堂”作为贯穿高中生活的成长指导课程,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课程化,从日常行为、安全教育到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形成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引领学生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把学生社团作为增强学校活力和提升育人特色的重要载体。本学年我校组建了戏剧社、文学社、播音主持社等41个社团,社团课程的实施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坚持以大型活动为载体,丰富我校文化内涵,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本学年,我们先后组织了“体育文化艺术节”“十八岁成人礼”“经典诗歌朗诵大赛”“课本剧大赛”“师生综合素质展示”“社团成果展示”等主题活动,每项活动注重教育实效,促进学生成长。
(五)学校内涵化建设结硕果
我们通过丰富课程体系、提升校园文化品质等方式,优化育人环境,彰显办学特色。本学年,我校成为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我校被聊城市教体局确定为第二批特色高中和聊城市首批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学校,这是对我校深化教学改革、转化育人方式、推进特色建设的肯定,我们一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学生培养方式,提升育人质量,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教师素质方面
1、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不够,不能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不够。
3、由于部分青年教师流失、招聘计划没有落实到位等原因,学校存在结构性缺编,尤其是数学、政治、英语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已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南湖返回教师尽管素质不错,但大部分是非文化课教师或所教学科和所学专业不一致,对缓解文化课教师紧张所起的作用很小。
(二)硬件方面
学校运动场已经投入使用十多年,跑道、足球场损坏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已经严重影响到体育课和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亟需进行全面整修。另外,楼顶存在漏水、学生课桌凳严重老化、学生宿舍和卫生间等设施都亟需改造提升。
三、下步打算
(一)切实提升教师素质
1、加强校本研修,规范“四课三活动”,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教师和名家接触的机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2、通过读书沙龙,提高教师学习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3、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级部主任的教学领导力。
4、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将通过经验交流、主题班会优质课评选、专题培训等活动,引领班主任更好地进行班级建设,让班级成为学生生命蓬勃生长的场域。
5、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配齐教师。
(二)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提供条件
1、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关注每个孩子的创新素养、创造潜质,通过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让更多有天赋的孩子脱颖而出。明年争取把田新俊和孙翔宇送入清华北大等名校深造。
2、继续丰富社团活动,举办高三成人礼、体育文化艺术节、学生综合素养展示等各类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作用,积极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每个级部成立足球队,多开展校内和区域内或跨区域交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启动“知行基金”,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贫困生助学和优秀生奖学,激励学生更加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三)继续强化思政学科基地建设
1、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拟和阳谷一中、茌平一中等学校结对共建。
2、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设丰富多彩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校本课程。争取在2025年创建省级思想政治学科基地,2026年成为省级特色高中。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2、做好节流,节水节电,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五)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1、通过开展中层干部述职活动,更好地强化责任意识,促进自我提高,对标先进,追求卓越。
2、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制度建设,让各部门都能够服务于实,务实于行,杜绝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等现象。
3、通过创建特色班级文化,让学校文化落地生根,实现育人的一致性。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