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姚寨镇刘集村依托自身优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姜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姜”来可期。
眼下正是生姜采收的时节,在姚寨镇刘集村的姜田里,只见姜秆挺直、姜叶嫩绿,长势喜人,鲜姜的辛香味伴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姜农刘立才正和大伙忙着挖姜、抖土......一块块金黄的生姜,让刘集村唱响了一台产业振兴的好戏。
东阿县姚寨镇刘集村村民刘立才说:“我种了八亩姜,产量很好,我们有统一的合作社,今年的年景也比较好,天气也比较好,到这个时候你看看还是绿叶哩。”
生姜从栽种、管理,到收获、发货,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种植生姜带动了刘集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姚寨镇刘集村村民刘立才说:“产量大体在一万多斤,行情就是四、五块钱,比种麦子是强百倍,很好。一亩地大约在四、五万块钱上。”
为推动生姜产业做大做强,刘集村积极引导村民流转土地,成立了合作社,通过统一种植、技术指导和采购,擦亮做响特色品牌,让生姜种植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东阿县军威顺通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恒顺说:“咱生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品像好、耐储存、辣味浓,在种植过程中,完全是根据国家无公害的管理方式来进行,已经达到了国家绿色产品要求。咱生姜现在销往全国各地,主要是销往北京的新发地(市场),和湖北的荆门。现在咱这个质量供不应求,老产区的姜已经达不到咱这个品相。下步,多流转一些土地,扩大咱的种植规模,把姜产业在东阿县扎根发展下去。”
目前,合作社新建了生姜储存冷库,已发展生姜种植70多亩,吸纳了60多名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参与种植管理。优质的地下水和肥沃的土壤,再加上不断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合作社生产的生姜在市场上深受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近年来,东阿县姚寨镇刘集村立足林多地广优势,积极为群众谋划市场前景好、见效周期快、销售渠道稳的致富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东阿县姚寨镇刘集村网格支部书记 刘光廷说:“落实好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在土地流转上、在聘请专家上,(给予)大力支持,都让村民都参与进来,打响生姜品牌,让大家共同致富。”
记者 张凯
扫码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