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南湖行知学校2023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南湖行知学校2022-2023年度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南湖行知学校体育教育旨在“健体育人”,帮助每个孩子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孩子灵魂深处注入人性的力量、生命的活力,让每个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旺盛的斗志,用强健的身体支撑并福佑起一个伟大的灵魂,做真正有价值的体育教育。
一、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师资配备情况
职称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外教 |
人数 | 0 | 1 | 33 | 0 |
合计 | 34人 |
(二)教学实施情况
1、课时
小学5节/周;初中3节/周;高中2节/周;
2、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年级 | 课程内容 | 组织形式 | 课堂管理 |
1、2年级 | 体适能单元;移动技能单元;非移动技能单元;操作技能单元。 | 单元教学 | 必修内容由任课教师为所任班级的管理责任人。选修内容由选项教师为管理责任人。具体工作内容有:教学常规内容的督促、学习出勤的督促与管理、单元学习成绩汇总、学分的记录与评定;学期、学年成绩的评定;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建立与登记。
|
3、4、5年级 | 必修:韵律操、跑操、健康、体能、武术、体操、攀岩。 选修:上学期(武术、小足球、网球、乒乓球) 下学期(小篮球、软排球、体育舞蹈) | 必修:单元教学 选修:模块选项教学 | |
6、7、8年级 | 必修:韵律操、跑操、健康、体能、攀岩。 选修:上学期(篮球、排球、武术) 下学期(足球、网球、体操、乒乓球) | 必修:单元教学 选修:模块选项教学 | |
9年级 | 必修:体能模块、健康专题模块 体育中考项目:1000m(男)/800m(女)、 座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 必修:单元教学
| |
10——12年级 | 必修:体能模块、健康专题模块 选修:上学期(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 下学期(排球、体育舞蹈、瑜伽) | 选修:模块选项教学 |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每天体育活动的具体安排时间为:上午课间操活动(秋冬季跑操;春夏季做韵律操和啦啦操)09:40——10:10;下午课外活动16:30——17:30,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2、认真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课
①大课间活动内容:韵律操、啦啦操、跑操等。
②体育课内容: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③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篮球、排球、足球、跳绳、轮滑、网球等多种形式的群体竞赛及体育活动,每项活动均有体育老师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
3、体育校本、社团课程
为拓展和补充国家课程,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水平提高,以“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为核心价值最求,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创新适性发展。每周三、周四下午时间为体育校本上课时间。
(四)体育场地建设及器材配备情况
现有标准400米田径场1块(标准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场及铅球场地和跳远场地等),田径场看台可容纳1500人观看;塑胶篮球场23块;小足球场场地1块;塑胶网球场地1块;塑胶排球场地6块;室外乒乓球台60台;攀岩墙1处等,硬件设施一流。
(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拥有正确的健康观。学校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口号,积极参与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每人学会3——4项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
2、拥有强健的体魄。每年体质测试优秀率50%以上,良好85%以上,及格率100%。
二、工作特色与亮点
1、价值观先行,引领教师职业发展。
南湖体育教师以271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集团和学校发展,分别制定个人十五三一发展规划,明确目标,锁住目标,持久苦干,赢得尊严。
2、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是第一课程。通过对小初高12年体育课程的整合与设计,打造K-12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整合的过程中提升的是教师的课程水平与专业能力。
3、课堂建设,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课堂是育人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设计任务与情境引领、帮助、激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帮助每一个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学会2——3项终身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每学期通过创新展示课、挂钩课、教学能手评选、专家进课堂、集团能手送课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课堂与人水平。
4、积极打造“体育选项课—体育校本、社团课程—体育校队—体育特长生”校内校外四位一体化培养模式。
学校重视体育课堂建设的同时非常注重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外体育实践活动,每年都组织除体育课堂、课外活动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大量校本社团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实践。在此基础上组织体育美食节、校园吉尼斯、班级篮球赛、班级拔河比赛、班际足球赛等校园赛事,再在课堂和校本社团的基础上组建校队,参加各级比赛,不断开阔视野、增强领导力和核心素养的形成。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