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活动
东阿县南湖行知学校
2024-09-19

教学研究活动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东阿县南湖行知学校教学研究活动

一、目标

1.通过学程研究明确学程设计理念,深化理解学程学习目标的整体性、学习任务的教育性;深度思考学程使用与三栏备课设计,加强学习过程实施管理,引领学生真正实现学习领导力提升。

2.落实单元目标追求的制定与实现、学习小组长培训、总结建构和课堂落实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优化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突出两个小组作用的发挥,切实提升课堂效率。

3.271BAY平台及资源建设使用,做到五统一,数字学程使用、纸质版学程使用、271BAY使用、三栏备课、课堂实施达到高度融合。

4.课堂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教师有具体的动作行为,强化育人效果。

二、团队架构

总负责人:王建磊

一组:(初、高中学段)        :王沛栋

  李泽军        娄立业   郝峰文   王楠楠   张新强   孙启晨   

李晓东   杨继欣

二组:(小学、音、体、美、技术学科和生涯规划课)         长:何  

           尹承波   赵智超                 

秦小瑜   吴晓云                

三、项目推进

(一)活动时间

 1.活动发动:519日。             2.评选时间5月20日6月7日

 3.总结内化:6月8日-6月9日。

(二)活动组织

1.人员分配
一组:初一、初二、各3人,高一、高二各4人(共14人);

二组:小学部4人,音乐、美术、信息、体育各2人;生涯规划课:小学部2人,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1人(共计18人)。

2.上报参评人员、课题:各年级根据教学进度上报课题,年级统一汇总后518(周)下午3点上报教师发展中心贾毅然;教师发展中心提前一天抽取上课教师,每日安排2名老师上课,上课时间为每天上午第2、3节,每日下午(4:40)答辩。

3.听课评课:年级主任、包科领导、备课组长要将此次教学能手活动视为重中之重,组织搞好课前集体研究、试讲、听课、评课,让教学能手活动成为年级学科教研活动典型案例,进一步推进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施。

4.答辩和查看文本材料:

答辩:分自我评课和回答提问两部分。

1)自我评课:简要阐释大单元整体学习思路,反思自己课堂设计或上课过程中的优点和问题。

2)回答问题:评委根据学程、课堂等进行提问,提问要聚焦本次评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查看文本材料:参评教师要上交学程演练和三栏备课文本。参评教师需要在纸质学程上演练,上交本单元上课学习阶段之前的所有备课;音乐、体育、信息技术学科有学程的提交学程演练和三栏备课文本,没学程的提交备课设计。

最终成绩=课堂50%+答辩20%+学程演练和备课设计文本30%。

5.上课、答辩地点:

1)一组(初、高中学段)上课地点为二楼艺术工坊教室;评课地点为四楼教师发展研讨室。

2)二组(小学、音、美、及生涯规划课)上课地点为二楼非遗工坊教室,体育、技术学科为各自功能室;评课地点为三楼271BAY教研室。

6.行政中心搞好全程录像。                                                            

四、课堂评价标准

(一)指导思想

1.体现大单元整体学习思想,四个学习阶段逻辑清晰,整体设计;遵循“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迁移提升”课堂指导思想,情境真实,任务驱动性强,目标达成度高;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为主攻方向。

2.将大单元整体学习在课堂创新落地,突出学科特色,强化271BAY对大单元整体学习的支撑作用。

(二)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的设计指向学科大概念和课程大概念,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习目标的整体性。

2.学习目标体现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行为动词具体、恰当、科学;学习目标要引领课堂学习活动、结合课堂学习任务,要通过目标解读激发探究欲望。

(三)学程演练与三栏备课

1.统一用B4横版格式,学程与课堂设计各占一半,活动和活动之间演练的空间、备课空间要留足。

2.课堂设计以学习任务创造、学习过程实施、学习领导力提升三部分为主要内容,备课内容流程性的语言要减少,重点在于学科专业的挖掘和提升。

(四)课堂要突破的四个关键问题

1.单元目标按照制定要求规范制定,过程有管控,每阶段有达标,形成闭环。

2.小组长如何培训?

在六次研究的过程中把每一个活动对应的学习领导力提升方式、实施过程研究透彻,需要将“小组长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研究明白,进行说课。

在六轮磨课过程中,每位上课教师在课前围绕具体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小组长培训,培训“某一具体活动应该如何展示--思路是什么--总结哪些规律方法等”,加强对学习小组长分析总结的思维训练。

①自主学习:教师要对自主学习的内容阐释清楚,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小组长领导每位小组成员带着目标、任务,读材料、勾画梳理;记录问题、疑惑。

②小组讨论:教师对讨论的问题(内容)、讨论的组织都要进行明确的培训;小组长组织组内展示自主学习成果、问题、疑惑,一对一交流或组内共同交流,形成小组成果。

③展示点评:展示要规范,展示思维过程,不能照本宣科;点评要注意规律、方法等的总结,最终指向学科素养。

④教师引领:不重复学生讲过的内容,重点在强调、提升、拓展;结束后要有学生整理的时间。

(3)要有学科课堂评价方案,对小组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总结建构如何进行?

⑴在教师研究过程中:

①深化六次研究细节设计,科学进行环节与环节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设计,理解每个环节与活动与本节课指向的学科素养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明确总结建构的要点和体系是什么;

②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指令要足够清晰具体,要与实际课堂内容的实质内涵深度结合,进行针对性地高效指导,杜绝只写组织流程性的要求、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

⑵在课堂实施过程中:

①学生在点评中不局限于展示活动问题的内容,要突出思维分析过程,总结规律方法,培养并逐步形成学生的话语和思维模型;

②要求教师对点评学生进行程度更深的培训,超出学生能力与思维的问题可通过引导的方式鼓励其他学生思考、发言补充;

③难以突破的学科重难问题、总结建构的不足再由教师点拨引领,并做整理落实的要求;

④注意课堂留白,合理设计课堂环节,留下充足时间交给学生进行总结建构。

4.课堂落实如何保证?

(1)内容方面:每个阶段、每个活动或者每一个题目要学生落实什么内容,在六次研究中研究明白。

(2)时间方面:设计时间落实,思考是在活动处理完之后落实放在下课前几分钟集中落实还是课后找时间落实,详细分析利弊,得到最优方案。

(3)程度方面:落实程度要根据题目的内容、重要性、难度、学情等方面进行考虑。A、B、C层的不同同学要有差别,甚至进行二次讨论、二次展示、二次过关

(4)效果方面:紧跟达标验收,可采用检测题知识提问体系建构思维模型等形式。

 

附件1:大单元整体学习 课堂学习过程评价标准(集团最新要求)

项目

标准

得分

指导

思想

10

1.体现新课标理念和大单元整体学习思想,遵循“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迁移提升”课堂基本要求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为主攻方向。情境创设、任务设计学习内容有机融合,课堂设计突出核心问题,突出学生高阶思维训练。

3.强化体系建构,每个阶段有不同侧重。强化活动内、活动间、阶段内、阶段间的总结建构。整体感知阶段感知单元框架体系,探究建构阶段注重用学习活动来总结建构体系,应用迁移阶段注重用总结建构的体系来解决问题,回扣、完善、提升体系,重构拓展阶段注重从学科本质重构体系,拓展与社会生活链接,注重过关清底子。

4.强化课堂落实课堂学习过程体现学程设计意图聚焦学习目标达成,以外显性学习任务贯穿整个单元四个学习阶段。课堂注重学习活动前、中、后学生的学习目标过程管理,注重两个小组培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诊断和达标。

5.突出学科特色,创新符合学科特色的大单元整体学习路径、方法。


学习

过程

组织

60

自主

学习

10

一般:

①自主学习目标笼统,不明确、不具体。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不专注,不投入

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不会结构化使用课本和学程。

③小组长关注不到组员的学习状态。

④教师不能参与小组学习,不能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良好:

自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状态比较专注、投入。

②学生能通过勾画、批注等学习课本相关内容,完成绝大部分学习任务。

小组长能关注到组员的学习状态,并进行及时的提醒。

④教师参与小组学习,掌握部分自主学习情况。

优秀:

自主学习目标清晰具体,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自主性强,极其专注、投入。

学生通过勾画、批注整理建构,完成所有学习任务,明确收获与疑惑,

小组长及时提醒,给出相应培训,指导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④教师及时巡视,准确掌握自主学习情况,做好个别培训与指导。


合作学习

10

一般:

①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没起到引领作用。

②讨论浮在表面,突出不了重点,没有思维含量。

③教师关注不到学生学习情况。

良好:

①小组全员参与,学习小组长能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

②小组长主持讨论问题疑惑,重点相对突出,有一定思维含量。

③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情。

优秀:

小组全员深度参与,学习小组长全程组织引领,学习氛围浓厚。

②小组长主持讨论问题疑惑,突出重点,引领思维,有分析,有总结,有建构。

教师准确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培训,对亮点、问题、生成准确判断,并结构到展示环节。


展示

10

一般:

展示内容不清晰不条理,重点不突出,无规律方法总结。

书写潦草,仪态僵化,语言啰嗦,思维混乱。

教师关注不到学生展示的情况

 

良好:

展示内容全面,基本能看出核心重点,开始注重规律、方法的总结。

书写规范,仪态得体、自然,语言流畅,思路比较清晰。

教师开始关注到学生展示的情况。

优秀:

展示内容清晰、条理、重点突出,规律、方法总结到位。

书写优美,仪态大方、自信,语言流畅简练,思维极其清晰。

③教师能迅速从学生展示内容中提出关键信息,确定点拨提升的方向。


点评

10

一般:

①点评答案对错,不会引导互动。

②仪态僵化,语言啰嗦,思维混乱。

③老师对学生的点评不能做到及时的指导和引领。

良好:

①复盘思维过程,互动良好。

②仪态得体、自然,语言流畅,思维比较清晰。

④教师能给与一定的指导和引领。

优秀:

有补充,有质疑,有生成,有总结建构。

②仪态大方、自信,语言流畅简练,思维极其清晰。

③教师能够做到及时的指导和引领,并结构设计后面的点拨。


点拨

10

一般:

①重复学生点评的内容,涉及不到本质性的内容。

②以自己讲为主,不能激发学生思考。

 

良好:

①点拨内容涉及规律和本质,高度有所欠缺。

②能够激发学生思考。

 

优秀:

①基于学生展示、点评情况,点拨规律性和本质性的内容。

②能够引发二次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点拨精准,引领建构,不是重述,不是灌输。


总结

建构

自主

落实

10

一般:

①学生没有总结建构、自主落实的时间。

良好:

①有总结建构、自主落实的时间,有具体要求。

 

优秀:

要求具体、方法得当,时间充足

根据实际引领学生二次讨论、二次展示,达标学情。


三次

培训

10)

一般:

①仅培训常规学习规范、组织流程。

良好:

①培训常规学习规范、组织流程,开始体现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进行培训的倾向。

优秀:

既有学习规范、组织流程培训,又突出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培训。

小组长组织讨论、指导展示能体现思维性、建构性。


271BAY使用

10)

 

一般:

①不使用271BAY或仅用同屏等简单功能。

良好:

①使用271BAY数字学程,和纸质学程的结构化使用上需要再提升。

②注重习练、提交、投屏等课堂交互功能,以及资源使用

优秀:

①能根据需要充分发挥271BAY数字学程的作用。

习练、提交、投屏课堂交互功能高效使用,资源分类分层使用。

③充分支持个性化学习


目标

达成

10

一般:

整个学习过程没有回扣学习目标,没有阶段达标。

良好:

①通过表现性任务的完成、阶段达标过关、自我检查或对桌互查等方式,教师基本能掌握学生的目标达成度。

②课堂结束有意识的回扣学习目标。

优秀:

①除了通过表现性任务的完成、阶段达标过关、自我检查或对桌互查等方式,还能充分发挥两个小组的作用,教师能准确掌握不同学生的目标达成度。

学习过程中及时回扣学习目标,及时回扣学习任务创造,及时调整学习领导力提升的过程与方法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