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教研工作总结与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2022--2023学年教研工作总结与计划
又⼀学年在⼤家的忙碌中匆匆度过,回首本学年的工作,有让⼈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不尽⼈意的地⽅,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年⼯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一)、聚焦深研,引教研走向深处
今年学校确立“深研求规范,四生写新篇;聚焦真问题,共同创奇迹”的发展主题,通慧教师发展中心围绕主题开展工作,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素质为核⼼,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深⼊教学⼀线,为教师、学⽣服务,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培养和提高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全⾯提⾼教学质量。
1、9月23-29日,举行了本学期高考备考暨课堂教学研讨会,九大学科围绕“聚焦真问题,深研求发展”的主题,对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
2、8月-10月,开展首届智慧荧光教育教学案例征文活动,60多位老师的作品获校级优秀论文。
3、11月,尚锐、陈瑞萌、张金凤老师分别主持的课题获得聊城市课题规划立项证书。
4、完成了信息技术2.0培训和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工作坊相关培训。
5、11月17日,首次举行艺体学科教学研讨会。音乐、美术、体育全体任课教师济济一堂,研究学科新课标,进一步确立新课标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艺术,与会教师收获颇丰。
6、10月25日,举行第九期美好大家坛,苗飞飞、李凌、王新、张宗猛、庞慧玲围绕“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分享所思、所为、所研、所得。韩校长做“热爱生活 享受教育——做新时代需要的人民教师”的总结报告,从二十大报告入手,激励老师们为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二)、学研并举,促课堂走向高效
1、继续进行出彩教师展示课活动。双星四生课堂的核心理念不断落地教学实践。各学科出彩教师,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星地位,努力追求四生的教学效果,做到有人、有趣、有料、有效。
2、在聊城市首届交际融合创新课堂大赛中,刘曼、齐爽荣获一等奖;汝绪壮、商立云荣获二等奖。
3、9月5日-7日,进行2022年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助力年轻教师迅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教学岗位。
4、10月,在县实验教学大赛中,李静静、张少华、杨娟获得一等奖,孙会青、王春莉、陈瑞萌、姜秀华获得二等奖。
三)、走出校园,借学科基地助力提升
11月,校党委书记、校长韩峰带领下,我校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分别与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聊城第一实验中学、聊城二中、水城中学签订共建学科基地合作协议。从此,学校发展有了专家与盟友,在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加速运行。
二、存在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思想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三、具体措施
1、机制保障,带动学习
针对校本研修,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教师发展中心拿出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总方案,并予以公示,收集意见,修改完善。老师们在大方案的框架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上交存档。平时无论是参加集中培训活动,还是自研活动,都要求做好笔记,以备不定期的检查。
2、活动引领,促进发展
积极反思寒暑期远程研修培训活动。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参加了今年寒暑期的网上教育培训,每个人都认真学习,仔细笔记,还保质保量完成了多次上作业。
教学研讨会、新教师岗前培训、出彩教师展示课、耕心读书节系列活动,多样的研修活动开展,激发了学习热情,锻炼了操作能力,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
3、学会沟通、真诚待人
老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需要花不少的功夫,还要挤出时间业搞教育科研,就已经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所以,在需要老师配合开展工作时,我尽量避免用生硬的、命令式的口吻布置任务,而是向老师讲清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让他们能愉快地参与到工作中。总之,话对了,气顺了,心情喜悦了,工作的效率也高了。
四、下步计划
1、开学一周,召开通慧教师发展中心全体成员会,布置新学期工作。
2、完成微课题结题汇总工作。
3、继续开展出彩课等常规教研活动。
4、召开本学期高考备考暨课堂教学研讨会。
5、举行第四届“我编高考题”活动。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