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地方与校本课程 教学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2024--2025学年地方与校本课程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围绕市、县教育教学工作思路,以师生发展、课程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研究意识,全面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提升课程开发水平,丰富课程内涵品质;着眼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景,进行安全、环境、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二)校本课程
1、以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中心。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2、建立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3、坚持开放原则。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一)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二)地方课程内容及目标
1、学习内容
一二年级学习《传统文化》
三--六年级学习《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
2、具体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料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职责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环境教育方面: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忙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礼貌意识,既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职责。 (3)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经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三)校本课程内容及目标
1、学习内容
一二年级学习《小小主持人》
三四年级学习《走进东阿》
五六年级学习《剪纸艺术》
2、 具体目标
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小小主持人》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建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学好普通话,做好主持人为梦想启航,为未来奠基。
《走进东阿》作为当代的小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也是一种责任,家乡的可爱与魅力更让我们引以为豪。她会让你对家乡有全面而崭新的认识。你对家乡的认识会由笼统而变得清晰、具体,从而更加热爱她。为弘扬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了解家乡悠久历
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剪纸艺术》剪纸是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启迪儿童智力,开发儿童思维活动能力,即发儿童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必世界的美感。孩子们喜欢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剪,团花、花边、蝴蝶、蜜蜂、花卉、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
这本《剪纸艺术》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兴趣而研制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它吸取了我国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从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中。教材中较完整地归纳了剪纸的历史发展、技法的介绍、符号的识别以及余种纹样的折剪方法,以儿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象为主,造型概括、幽默、稚拙,特别适合家长辅导以及教师教学之用。
《剪纸艺术》意在通过动脑动手,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实现学习与游戏、想象与表现、实践与认识的结合,起到科学地开发儿童智力,创造性地深化儿童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开发儿童智力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仅能正确地使用剪刀,剪出生动有趣的形象,而且还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灵敏性,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三、具体要求:
1、教学计划及教案要求: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及教案设计,计划应详细列述学生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改措施、成果展现方式。附有教学进度,进度中应列出每周的具体学习内容,教师参照教学进度进行授课,教导处根据教学进度内容予以不定期检查。
2、授课过程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主提高,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参与热情科学合理应用激励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3、过程性材料:任课教师应注意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注重授后反思,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一个单元的手抄报或者每一课的作业及拓展作业,也可以是一个月学习后的成果展板等。
4、评价:任课教师注意选取恰当合理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期末以成果汇报的方式进行验收评定(如,做成果展板等)。
四、各部分教材及课时安排
(一)一二年级
地方和校本课程总课时数:4课时。
1、地方教材是《传统文化》,一年一册,上学期按照页数学完一半教材,每周二课时。 2、一二年级校本教材是第三实验小学编写的《小小主持人培训教材》,上学期《小小主持人培训教材》完成第一二章,每周两课时。
(二)三四年级
地方和校本课程总课时数:3课时。
1、三四年级地方教材是《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一年一册,上学期按照页数学完一半教材,每周二课时。其中《传统文化》每周一课时,《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交替隔周上,《安全教育》每两周1课时,《环境教育》每两周1课时。 2、三四年级校本教材《走进东阿》一年一册,上学期按照页数学完一半教材,每周1课时。
(三)五六年级
1、五六年级地方教材是《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一年一册,上学期按照页数学完一半教材。 其中《传统文化》每两周一课时,《安全教育》每两周1课时,《环境教育》每两周1课时。
2、五六年级校本教材是《剪纸艺术》,一年一册,每两周1课时。
五、评价方法: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教师教案及积累的各种过程性资料以及成果展示,每学期分别评出优、良等级。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