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吹风会:《2023年东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113715240044402574/2023-26840188
2023-07-14
东阿县农业农村局

政策吹风会:《2023年东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7月14日,东阿县举行政策吹风会东阿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武强从制订依据、重点任务、实施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2023年东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相关内容。

主持人:近日,我县出台了《2023年东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文件内容,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农业农村局武强局长为大家介绍文件的相关内容。

武强: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武局长介绍一下文件制定依据?

武强: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23〕19号)和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聊农字〔2023〕14号)的文件要求,扎实有序开展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有效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与科学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主持人:请武局长为大家介绍重点任务是什么?

武强:围绕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应、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两稳两扩两提”要求,紧密衔接农业生产技术技能提高确定培训内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作用,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强化教育培训质量效益提升,发展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按照市局统一部署,2023年我县共计分层分类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295人,其中省级培训(省农广校承担)31人和市县级264人。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行动村8个,面向小农户、留守村民开展素质素养提升试点培训。

(一)省级示范培训

 省级重点抓示范性培训,开展产业发展与乡村发展带头人培训等。全县共组织学员31人。年龄在16-60周岁(含60周岁)其中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农业服务人员、农业企业负责人优先,具有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产业规模、生产经营效益,能发挥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市、县级培训

市级重点抓好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和区域共性技术技能培训,县级重点抓好农业生产技术技能提升培训、实施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试点行动。全县共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市县级任务264人(含“师傅带徒”创新试点学员)。要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学时要求,合理使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线上学习等培训形式,规范开展培训工作。基本条件为年满16周岁、不超过60周岁(含60周岁),且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学习积极,服从管理,能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实践和其它活动,自觉接受农业部门有关系统培训;无违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不良记录(曾参加过东阿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学员均可报名参加培训)。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身体能够满足培训要求,有强烈参加培训意愿的务农农民,年龄可适当放宽至65周岁。

主持人:请武局长为大家介绍实施内容有哪些?

武强:聚焦重点任务落实,依托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采取集中培训、考察实训、分段培训、咨询服务、跟踪指导等多种形式,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切实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着重组织开展好以下专项行动。

(一)粮油单产提升培训行动。(二)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三)绿色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行动。(四)产业发展与乡村发展带头人培训行动。(五)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行动。(六)高素质农民培育创新示范行动。

主持人:请武局长为大家介绍具体要求有哪些?

武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我县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力争夯实基础、建制度、强队伍、提效能,推动全县农民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东阿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小组,对各镇(街)分配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指标数。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强化工作落实。按照需求、按产业、按人员分类明确培训班次、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

(二)强化培训体系建设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主管部门部署安排下,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统筹利用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省市级培训机构等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强化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全面支撑。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生产主体及涉农经营服务主体专业人员和具有农民高级职称的“土专家”“田秀才”等纳入师资队伍。利用云上智农App等开展线上培训,优先选用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承担培训及实习实训任务。

(三)规范使用资金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需求调查、线上线下培训、授课人员的讲课费、食宿费、交通费,学员的食宿费、误餐交通补助、实践实训(外出观摩学习),培训场所租用、培训资料和耗材购置、培训证书印制、组织招生、跟踪回访服务、信息化手段利用等与培育工作相关的费用,不得列支招投标费用。春耕春管、三夏、防灾减损等应急性培训,优先委托农广校、农技推广机构承办,实行先培训后支付。培育机构须与承担其任务的实训基地明确合作关系,并向实训基地支付场地耗材、实训师资等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严禁截留、挪用和违规使用,在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和效果的基础上,要加快资金拨付和使用进度,对于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并对相关单位和人员按规定严肃处理。

(四)加强项目监管

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管理措施,强化过程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培育对象培训台账,详细登记学员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证号、培训产业、培训时间、联系电话等情况。全面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对培训教师、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实行培训绩效。

(五)加强典型宣传

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民技能大赛、培育成果展示、典型交流等活动,搭建高素质农民互学互助平台。持续关注农民训后产业发展,开展政策宣讲、项目推介、技术指导等跟踪延伸服务。指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产业联盟等发挥作用,帮助高素质农民抱团发展、协作发展、互补发展。在东阿县农业农村公众号上及时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提高对信息宣传的认识程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对高素质农民优秀典型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广泛关心关注和支持高素质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非常感谢武局长的详细讲解,让我们对东阿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有了更具体的了解。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大家再见。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政策解读单位:东阿县农业农村局

具体联系人:徐琳

咨询电话:0635-6069820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