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解读】东阿县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东阿县人社局通过优服务、强政策等系列举措,努力夯实就业大平台,着力破解就业难题,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5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1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62人,全县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行数智就业服务“新模式”。一是线上平台实现了全网办、掌上办、云上办。办事群众可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聊城智慧就业平台、“掌上12333”“爱山东”APP等办理就业业务,在线申请、在线受理、不见面审批,便捷享受就业创业服务。二是线下平台实现了智能办、自助办、合作办。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置了智能展台、就业创业服务自助办理区,多项业务实现自助申报。实行综合柜员制,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全面融合就业人才业务,减少办事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实现业务“只叫一号、只跑一窗”就能办妥。三是全方位服务实现了秒批办、主动办、帮代办。就业失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审批即办件,推行就业服务事项秒批办理;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设专门窗口,配备专门人员,提供就业创业“帮代办”服务。智慧就业大厅获评2024年山东省“数智就业”服务创新应用场景。
(二)优化就业供需对接“新平台”。一是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线上依托聊城智慧就业平台、东阿人才网等网络平台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网络招聘活动,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线上服务模式。线下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活动,累计参会企业3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二是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推行集“等候用工、求职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劳动维权、跟踪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服务。市场突出“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建立了13个零工微信群,覆盖群体约4000余人,为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帮助零工、散工登记求职信息,既为用人单位解决用工问题,又让当地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就近就业,实现“就业服务‘就’在身边”。三是推动黄河流域劳务协作。先后与济南市平阴县、泰安市东平县、济宁市梁山县、德州市齐河县、东营市广饶县等地区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扩大劳务协作朋友圈,全方位挖掘就业岗位。据统计,劳务协作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已开展劳务协作10余次,通过劳务协作输入输出830余人。
(三)打造人才就业创业“新高地”。一是加大青年人才引进政策宣传力度。对县域企业进行遍访活动,利用网站、公众号等诸多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市“人才新政35条”“青年兴聊”工程等优惠政策,以及我县的人才政策和青年人才的先进事迹,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招才引智工作,充分认识青年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摸清企事业单位青年人才需求底数。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查摸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发掘企业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潜力,确定人才引进方向和人才引进计划,使人才引进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凝聚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向心力”。立足全县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人才需求,走出去招才引智。经过多方努力,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聊城市首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山东东阿钢球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东阿东方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成功签订博士后联合培养协议,引进首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同时被正式认定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县企业科研和人才就业创业的集聚平台进一步夯实。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搭建用工平台促就业。贯穿全年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金秋招聘月等活动,通过积极创新服务形式促进就业。
(二)城乡公益性岗稳就业。继续贯彻落实全省“兜底线”“保民生”“稳就业”工作部署,聚焦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返贫监测人口、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员、农村大龄劳动力等群体,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预计安置城镇公益性岗位70人,乡村公益性岗位1100人。
(三)提升技能培训强就业。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落实力度。下大力开展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力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努力拓宽劳动者求职渠道,提高就业率。
(四)助推大众创业保就业。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助推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开辟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就业的效能,推动就业创业,预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0万元。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