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解读】关于全县城市供热工作情况的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城乡居民保暖保供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冷暖,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引导供热企业、燃气企业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扛起社会责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一、主要工作
(一)集中供热方面
我县唯一一家供热企业为东阿吉电能源有限公司,现有煤粉炉3台(2台170吨和1台260吨),2台25兆瓦抽凝式供热汽轮机机组,可满足约43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2022年入网接入面积710万平方米,实际收费供热面积约为405万平方米,2023年新申请供热小区25个,预计新增入网面积175万平方米,结合往年情况预计今年实际供热面积约达到450万平方米。
一是在热源补给上,与合丰、海韵两家公司合作开展余热回收项目,建设供热管线约4公里,并分别设置换热站,将两家公司的循环水余热并入供热主网,作为补充热源,缓解全县供热缺口问题。合丰科技换热站将于11月12日完成,海韵科技换热站将于11月15日完成。项目完成后,可解决约70万平方米面积取暖需求,对保障质量有极大促进作用。
二是在煤炭储备上,今冬供暖季我县预计供暖面积约450万平方米,整个供暖季共计煤耗约14万吨,目前公司存煤3.41万吨,可满足燃煤库存不低30天用量,暂无煤炭缺口,且剩余煤源已全部确定。
三是在设备保障上,已提前对城区所有供热管网进行排查,对供热设备进行提前检修,设备检修率达到了100%。现阶段除工业街主管网施工外,已对全县其他小区全面注水试压,并处于保压状态,达到正常供热条件。11月10日,启动锅炉蓄热,完成供暖设备调试。
四是在热费收取上,企业资金需求为热源费及运营维护费用,全县供热运营保供资金需求预估为1.4亿元,资金来源为集中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拨付及供热费收取,现正在热费收取阶段,截至目前已收取6000余万元。
(二)燃气供应方面
全县共有燃气居民用户11万余户(其中农村清洁取暖气代煤用户约3.2万余户)、餐饮用户480余户,学校、医院及养老机构15户、养殖业用户16户、工业用户90余户。预计2023年取暖季日供气峰值约29万立方,民用总需求量约1000万方。2023年—2024年采暖季预计需求气量为3806万方,通过积极沟通上游气源,采暖季期间总签定气量达到4915万立方,能满足冬季保供需求。
一是强化督导调度。为做好冬季天然气用气应急保障工作,成立了应急保供小组,对全县燃气管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并随时做好气源调度。
二是积极争取多方气源供应。通过积极与上游气源沟通,取暖季期间将争取增加合同外气量用于采暖季保供气源。目前,东泰燃气公司已协调山东实华、聊城金捷得到部分高价气量。积极与LNG合作单位山东华晟能源等单位协调,履行10万方/日代存代供合同约定,作为应急储备气源。杨东LNG储气调峰站分别与青岛润昊天然气有限公司、山东万和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尚勤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LNG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确保LNG的供应需求得到满足,现储气量已达到储存标准。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保障用气需求。重新修订并完善2023年度《东泰天燃气压非保民应急预案》,制定六级非居民可中断调峰用户清单,并根据天然气供应的紧张程度,适时启动预案,确保民生及重点项目的用气需求。
四是实施供气划片供应。根据用气需求,对供气区域进行划片供应,确定3个区域(高集大侯分输站、工业园门站、刘集燃气调压站)作为重要输入点,形成供气区域由北到南全覆盖输入,1个备用应急下气点(新城西燃气调压站),多点输入保证管线压力的整体正常运行。
二、努力方向和下步重点
一是协调财政部门加强供热配套费拨付;二是加强多方资金筹集,及时拨付我县清洁取暖项目资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督促热源企业做足煤炭等各类生产物资的储备,扩大煤灰库容,科学制定大气预警状态下的燃料存储及运输应急预案。并督促海韵科技建设加快供热余热回收项目,确保采暖季前顺利投入使用;四是督促燃气企业持续加强与上游气源单位联系,力争从源头上落实气量资源,保证气源稳定供给。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