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姚寨镇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走进姚寨镇南张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排列有序的房屋,焕然一新的村庄文化广场,呈现出一幅路净、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村民史乐金正在和乡亲们坐在村头文化广场聊天,聊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史乐金感慨万千。姚寨镇南张村村民史乐金说:“我们村从前不管是前街还是后街,都是乱七八糟,房前房后柴火堆满满的,路上都是土路,接送孩子上学特别困难,尤其是夏天下雨的时候,弄的车子上光泥。现在街上特别干净卫生,感觉特别的舒服,与城市相比来说没什么两样。”姚寨镇南张村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打造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有序、乡村风情浓郁、农民素质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姚寨镇南张村村民理事会成员张连水说:“我们以乡村道路、村庄周边、村内街道为重点,开展村庄美化绿化工作。利用房前房后闲置地,就地取材,建设小菜园、小花园等,推广村庄“微改造、精提升”,持续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在做好“风景美”的同时,姚寨镇还紧紧抓住“产业兴”这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几年,全镇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200余个,打造了以黄瓜、葡萄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吸纳了50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管理,亩均效益1.8万元以上,切实增加了村民收入,让更多农民挑上了“金扁担”。姚寨镇党委副书记张广说:“乡村振兴,向美而行。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产业增量行动、治理增效赋能行动,不断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夯实产业兴旺发展基础,打造风景优美、产业富美、乡风纯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记者 张凯
东阿县刘集镇紧扣“产业”纽带,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秋高气爽天地阔,丰收美景入画来。东阿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在刘集镇谭庄新村的千亩梨园里,缀满枝头的秋月梨绽放出阵阵果香,令人垂涎欲滴。种植户付明滨正和大伙忙着将刚摘下来的梨子包装、过秤、装车,大家脸上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东阿县连湖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明滨说:“我这边种了200来亩秋月梨,大的能长到一斤多,糖分能达到十四五个。市场价格在四块五左右,亩产四五千斤,利润在一万多块钱。”谭庄新村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已连片发展梨果种植1000余亩,种植了秋月梨、皇冠、玉露香等五六个品种,不同的成熟季节大大延长了产果期。果农按照“无公害”要求,科学施肥、生物灭虫,种植出的梨子含糖量高,脆甜可口,营养丰富,很受市场欢迎。东阿县刘集镇谭庄新村党委委员王天朋说:“通过多方面学习,引进黄金梨这个项目,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不管是村集体还是种植户,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村将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下活乡村振兴这盘棋,实现强村富民。”谭庄新村的梨子甜,刘集新村的苹果香。在刘集新村的百亩果园,种植户刘芹正忙着进行苹果后期管护作业,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做好充足准备。东阿县刘集镇刘集新村种植户刘芹说:“今年风调雨顺,苹果大丰收。今年光照也好,苹果结的又大又圆。再有上半月20天的吧就上市了。俺这苹果按今年市场价格来说,两块五一斤计算,这一亩地得收8千到1万(元)。”刘集新村突出“特色”抓产业发展,为“希望的田野”插上产业兴旺的翅膀,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催生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近年来,刘集镇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龙头、壮基地、育产业,全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种养基地,形成了秋月梨、樱桃、蟠桃、西瓜等“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蓄势加力。东阿县刘集镇党委副书记李祥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托沿黄优势,继续挖掘特色种植潜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展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赋能乡村振兴新动能。”记者 张凯
非法集资如同一颗潜伏的炸弹,严重威胁着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守护群众的“钱袋子”,让幸福家庭远离非法集资的阴霾,9月2日,铜城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如意苑社区开展以“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01现场讲解: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案例讲解、现场答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过往群众详细介绍了非法集资的特征、表现形式、常见手段以及危害后果,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为群众揭示了非法集资的欺骗性和风险性。02张贴横幅:同时,工作人员深入辖区街道,在显著位置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有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非法集资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良好氛围。下一步,铜城街道将持续推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履行反诈宣传职责,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反诈骗意识,远离非法集资,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END供稿丨街道综治中心、如意苑社区编辑丨秦丹丹审核丨秦丹丹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8月16日晚,东阿艾山首届黄河露营音乐嘉年华活动在东阿县艾山“九艾·山居”黄河露营地正式启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毕秋格,副县长张强、刘飞出席启动仪式并共同启动黄河露营音乐嘉年华活动。活动现场,音乐、舞蹈、特色游戏热闹非凡,烧烤美食、免费啤酒为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蓄足了烟火气。袭袭晚风,乐随心动,音乐和美食的独特魅力为这里带来了一波大流量。游客:“这次来到艾山的啤酒节,不仅吃到了烧烤喝到了啤酒,而且也欣赏到了好看的节目,而且也玩了掼蛋还有飞盘游戏,体验到了我们艾山村的啤酒节的魅力,而且也看到了这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美丽的蝶变。”“九艾·山居”露营地是东阿县丰富沿黄旅游业态的重要项目,由东阿县和山东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规划设计,为房车露营、团建研学等提供专业服务,打造集农庄、研学、露营于一体的新型文旅学劳项目综合体。音乐嘉年华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露营地知名度,更好地发挥新业态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铜城街道艾山村网格党支部书记杨继道说:“为了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激发乡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探索乡村发展的新路径,让艾山的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所以举办了这次的艾山村啤酒节。让家乡越来越棒,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美满。建设和美新乡村,让艾山的夜晚亮起来,让夜间消费火起来,让群众生活乐起来。”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东阿县利用沿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完善“旅游观光+民宿+特色餐饮+农事体验+文化休闲+红色研学”发展体系,发挥山水区位、民俗体验、牡丹艾草种植等优势,在艾山村建成了精品民宿、老杨家农家院特色餐饮、主题拓展基地等多种文旅业态,将艾山村打造为省景区化村庄和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海涛说:“艾山啤酒节不仅是一场啤酒的盛宴,更是艾山这个乡村的狂欢,直接促进了本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啤酒节还丰富了东阿人民的文化生活,为大家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让东阿人民感受到乡村的活力和魅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记者 尹茂阳
受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群联合调水调沙以及东平湖对黄河加水影响,黄河东阿段近日迎来一次大流量过境。艾山水文站根据水位变化适时加密测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水位、流量、含沙量监测,及时分析水沙变化特性,做到水情、沙情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全力保障调水调沙顺利进行。自8月9日以来,艾山水文站一共实测流量9次,测得最大流量达到了3700m³/s以上,最大的含沙量超35kg/m³,沙峰过程仍在持续上涨。艾山水文站副站长赵妍说:“我们是24小时值班制度,这种含沙量级,我们每天要出船4次测取含沙量,后面正在进行的就是我们输沙率的测验。我们(通过)断面冲刷,主流就在主槽内运行,同水位级的流量能多过2600m³/s,这样对滩区农作物也是一个保护,我们提供的数据对防汛抗旱都有有利影响,所以说我们黄河通过治理也越来越幸福。”作为国家大江大河重点防汛站和国家基本水文站,艾山水文站扛牢使命担当,顺利完成水位、流量、泥沙、水质、降水、水文、气温、凌情等测验任务,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为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据艾山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自2002年调水调沙以来,艾山断面主槽平均河底高程下切,河槽明显得到冲刷,河道挟沙能力增强,行洪能力增强。记者 杨冠军 尹茂阳
8月12日,高集镇大侯村举办2024年助学金颁发典礼,为在2024年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激励他们继续刻苦学习,努力拼搏,追梦未来。颁发典礼上宣读了对大侯村2024年高考优秀学子的表扬通报,为优秀高考学生发放了助学金。高集镇大侯村学生刘菲说:“参加这次助学金颁奖典礼,我感觉到非常的激动我,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份精神上的激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争取早日学有所成,回馈家乡,回馈社会。”据了解,在新学期来临之际,大侯村共收到12份录取通知书,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6人,这些优秀学子分别获得了500至2000元不等的助学金,本次活动共发放助学金18000元。高集新村委员、大侯村村民领导小组组长侯庆辉说:“大侯村一直有兴学重教的良好风气,扶持和奖励家乡学子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是我们村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和期望。希望通过发放助学金的形式,能够进一步激发优秀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引导村民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形成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记者 张凯
近日,新城街道社区医院“市级医师+义诊”团队走进县人民法院,开展“五送五进五提升”健康义诊活动。活动中,“市级医师+义诊”团队的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医师专家为干部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保健咨询,认真解答疑难问题,并给予合理健康的医疗保健建议。本次义诊活动服务职工100余人次,测量血糖6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70余份,不仅丰富了干部职工的医疗健康知识,同时也让大家掌握了诸多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记者 张凯 通讯员 赵彩霞
东阿县不断提升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改善群众就医条件,织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让群众健康越来越有“医”靠。 在前不久刚完成改造提升的新城街道付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正在为村民迟淑萍检查身体,向她讲解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新城街道付庄村村民迟淑萍说:“以前来看病,空间又小,一进门老多人,站没站、坐没坐,现在一进来门,墙也干净了,底板也干净了,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心情也舒畅了。”现在的付庄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康复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除统一标识标牌、无障碍设施外,观察床、输液椅、输液架等医用设施均按“6S”管理高标准定点定位。新城街道付庄村乡村医生张怀胜说:“现在我们这儿布局更加合理了,医疗人员配备也多了,设备也齐全了,不仅让村民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也为我们医生诊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自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工作启动以来,新城街道不断优化乡村医疗资源布局,对各村卫生室进行了内外墙粉刷、治疗室扩建、无害化厕所改造、治疗室上下水改造等多方面改造提升,为辖区群众提供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东阿县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主任李存峰说:“我们严格按照村卫生室“六有四提升”标准实施改造提升,通过推行“6S”管理合理分室设置、规范就医流程,提升诊疗环境和服务能力,深受群众的欢迎。”在打造“新颜值”的同时,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新城街道东王集卫生室,乡村医生为邻村老人刘义军做完心电图后,通过远程心电平台直接将数据传输到了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进行诊断。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让刘义军很是高兴。姚寨镇枣科杨村村民刘义军说:“来到这儿看病,就像到了一处小型“医院”一样,大夫医术高明,设备也很先进、也齐全,查完之后,在这里对症下药就行了。”为不断提升村医对常见病的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县卫健部门挑选了70余名医疗业务骨干开展对口帮扶,手把手“传帮带”、教技术,帮助乡村医生练技能、长本领。让小诊室发挥大作用,东阿县计划高标准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0个,改造115个,进一步改善村民就医条件,持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筑牢农村广大群众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东阿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朱华鹏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要求,持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盯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放松,持续抓好村卫生室规范运行,加大村医引进和培养,让基层群众能够就地、就近享受多元化的医疗健康资源,着力构建“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康复在基层”的诊疗格局,不断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记者 张凯
时值盛夏,正是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易发、高发期。连日来,东阿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抢抓农时进行田间管理,为夺取秋粮丰产丰收保驾护航。炎炎夏日,万物丰茂。在大桥镇尹庄村,农技专家正在田间地头查看玉米长势和病虫害情况,指导农户进行管理。东阿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工作站站长刘怀龙说:“针对褐斑病、顶腐病、叶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要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和一喷多促作业,防病治虫促生长,同时,要加强对玉米南方锈病的监测和防控。”活动现场,农技专家围绕玉米种植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内容涵盖了玉米生长周期中的各个环节,重点针对现阶段玉米防治病虫害、一喷多促的重要性、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玉米管理“把脉问诊”开良方。东阿县强民家庭农场理事长王绪强说:“专家不仅传授了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情况,现场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操作,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秋粮要高产,夏管是关键。东阿县农业农村部门抢前抓早,积极行动,出动了10个专家组 60余名农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活动,确保夏管技术及时到位,为玉米丰产稳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东阿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黄绪甲说:“由于近期降水多、强度大,植株生长较快,土壤养分尤其是氮素淋失较重,易造成后期脱肥。中后期及时追肥可以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促进玉米后期灌浆。针对玉米生长当前气候多变情况,要及时疏通田间沟渠,做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夯实秋粮丰产基础。”记者 张凯
为推进人大工作信息化建设,东阿县充分利用“智慧人大”平台畅通社情民意、提升工作效率,为人大代表服务群众、履职尽责提供有力的数字支撑。东阿县高集镇高海村村民高维生,在几天前发现家门口的路灯有几盏不亮,他立即用手机微信扫了代表联系码,通过“智慧人大”平台向人大代表反映了该问题。高集镇高海村村民高维生说:“夏天晚上吃完饭都愿出来凉快凉快,这个路灯坏了,晚上出来的时候也看不清路,非常不方便,也不安全。”东阿县人大代表贝绍伟说:“我接到群众诉求后啊,立即将此事反馈相关部门,他们马上研究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维修。”经过人大代表协调,工作人员很快到达现场勘查,及时更换了损坏的路灯。高集镇高海村村民高维生说:“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反映了一下情况,没想到第二天就把路灯都给换上了,而且整条线路都给检修了一下子,真没想到这么快。”在实际工作中,高集镇人大利用东阿“智慧人大”履职平台,根据代表联络站、代表个人信息生成专属二维码,主动向群众“亮码”、“亮身份”,推出“码上提˙马上办 代表在履途”工作新机制,优化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代表高效履职指尖“一点通”。高集镇高集村村民王建起说:“当时水是限时供应,且时间不确定,水量还小,有时候下班回来,如果没接上水的话,连饭也做不成。”王建起所说的用水困难,发生在今年5月份。限时供水给1300余名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王建起通过代表联系码联系了人大代表后,该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高集镇人大代表张景勇说:“接到诉求后,我把这件事反映给有关部门。经探查,是自来水管道漏水。经过县水利部门加班加点,用了半天的时间维修完。”高集镇高集村村民王建起说:“想到这件事儿处理得这么快,有这个“码”真是太方便了,这件事真是做到群众心里了。”人大代表通过联络二维码,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职能部门,以“热心”对待每一个来访,以高度的“责任心”处理解决好每一项群众诉求,真正做到了联系服务群众“到家门口”。高集镇人大工作人员李昊说:“ 这几名群众反映的诉求,是我们通过“智慧人大”PC端收到的,有的已经办结完成,有的还在按照程序办理当中。”高集镇人大在每一个“小诉求”上下“大功夫”,对群众通过平台反馈的问题一一进行落实,并每月会抽取一定比例进行回访,督导检查问题解决情况,真正通过“智慧人大”平台,打开“民意窗” ,架起“连心桥”。东阿县高集镇人大主席王立博说:“‘有事找人大代表’、‘有建议码上提’,现在,‘智慧人大’已逐步成为我们高集镇联系群众反映诉求的新途径。我们将按照县人大‘智慧人大’建设要求,继续强化代表联络站多功能发展,精准便捷收集社情民意,高效及时处理群众问题,真正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位提高代表素质能力的‘加油站’、促进代表日常履职的‘监督站’、发挥特长优势的‘议事站’、推动各项工作的‘助力站’、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站’。”目前,东阿“智慧人大”平台已包括县级联络总站1个,专业工作室2个,镇街联络站10个,逐步构建起“实体站+网上站+掌上站”三位一体的人大履职新格局。平台的建立推动了人大监督的“触角”向更广更深处延伸,让“家门口的声音”听得到、用得上,为人大代表开辟了更便捷高效的履职渠道,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密。记者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