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刘集镇和牛角店镇
字号:
大 中 小



今日上午,东阿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乡村文化振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东阿县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沿黄区域优势和黄河文化特色,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打造乡风文明阵地,让文化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强心铸魂。
本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刘集镇、牛角店镇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分别介绍了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和下步工作打算。
【内容实录】
【发布辞】
刘集镇乡村文化振兴发布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荣幸来参加东阿县乡村文化振兴新闻发布会。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刘集镇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政策,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新高地。
一、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刘集镇以建设“美德刘集”“信用刘集”为抓手,将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嵌入基层治理全过程。一是“示范+引领”倡导乡风文明。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教育,持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二是“志愿+心愿”焕发实践活力。刘集镇将志愿服务与美德信用建设、微心愿等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1+1>2”优势,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深化拓展“五为”“五进”“五有”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全镇共有30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三是“实践+宣教”助推铸魂聚气。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主题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等方式持续开展理论宣讲、农业技术科普、健康知识培训等活动。
二、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刘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主阵地,以各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点,以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为补充,打造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第一阵地。全镇2000余户家庭门前悬挂“美丽庭院”展示牌,对84个文化广场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县图书馆刘集分馆、镇文化站、村级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绘画室等文化设施免费对外开放,结合每月的主题党日开展阅读活动,切实做到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盛宴,合力为基层群众打造出幸福温馨的“精神家园”。
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推进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刘集镇积极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广场舞大赛、全民阅读、书法培训等系列主题活动。2023年以来,共举办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68场,公益电影放映200余场,小戏小剧演出30余场,开展阅读活动260余次;志愿者积极依托“黄河大集”,发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宣传资料、“科普大礼包”,将各项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联合本土剧团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持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四、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推动文旅产业动态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沿黄乡镇和“苫山古村落”区位优势,统筹用好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抓手,紧抓“文旅+”“互联网+”等机遇,进一步打造“金苫阳”等地域文化品牌,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力全镇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探索传统韵味和时代气息相结合的乡村文化体系,为新时代乡村振兴铸魂赋能。
牛角店镇乡村文化振兴发布辞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牛角店镇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近年来,牛角店镇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用好、用足、用活黄河文化资源,打造乡风文明阵地,推动文明强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化生活,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让文化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强心铸魂。
一是深挖资源,推动文化赋能。立足沿黄区位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非遗+产业”,着力打造“山东手造”品牌,进一步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以“苕瓜打金牛”的美丽传说为切入点,撰写《千年古镇牛角店》一书,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故事传说、历史名人、古文化遗址、红色记忆等文化资源,全方位展示牛角店文化和形象,进一步厚植牛角店镇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
二是创新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广场舞等惠民演出,组建文艺宣传队伍13支,开展送戏下乡100余场、公益电影下乡200余场。开展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活动170余场,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群众乐享文化发展成果。充分利用坤龙非公党建教育基地、牛角店乡村记忆展览馆、红布刘传统纺织记忆馆、黄起元草莓种植科学示范基地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
三是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牛角店镇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满足群众多样化活动需求,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标准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室、矛盾调解室等功能区,打造有温度、受欢迎、聚人心的为民服务前沿阵地,实现为民而建、为民所用的初衷。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镇83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并免费开放,开展乡村阅读活动200余场,群众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凝心聚力,涵养乡风文明。通过广泛的志愿服务,倡树文明新风,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牛角店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建立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特色文化活动,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500余次、典型选树20余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以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及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下一步,牛角店镇将继续精准把握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机遇,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多措并举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让乡村文化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答记者问】
牛角店镇答记者问题
问:我是聊城日报记者。请问,近年来牛角店镇在推动文旅融合方面的亮点工作是什么?
答:近年来,牛角店镇依靠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按照“文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依托本土资源,多点开花、连点成线,以文化赋能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文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聘请山大文创专家进行高标准编制《牛角店镇“黄河鲤·东阿喜”和美乡村文旅融合整体规划》,精选大申村等4个村为首批小片区建设试点,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农文旅综合体,以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精心设计打造集采摘、游玩、民宿、餐饮等于一体的休闲游、采摘游、研学游等多类型旅游线路,把黄起元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红布刘美丽乡村、牛角店乡村记忆展览馆、大申村等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积极向外推介,不断做强“多彩牛角店·美丽乡村游”品牌。
“黄起元草莓”成为牛角店镇乡村休闲旅游的金字招牌,成功获批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已举办三届草莓文化采摘节。2024年元旦,牛角店镇计划举办第四届草莓文化旅游节,届时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到黄起元村的大棚里看一看、尝一尝,莫负“莓”好甜蜜时光。
刘集镇答记者问题
问:我是东阿融媒记者。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刘集镇是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更好服务群众、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
答:感谢您的提问。刘集镇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我镇多措并举筑牢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一是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农村文化吸引力和引导力。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丰富文化阵地的内容,创建和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以“苫山古村落”“位山引黄闸”等资源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生态旅游游、农家乐等民俗项目活动,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全面提升。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管护。建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中心,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三是补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短板。当前,农村文化人才短板比较突出。刘集镇将加大农村文化队伍培训力度,重点培育一支怀热情、有文化、爱农村的专兼职结合的本土文化队伍;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重点培育“皋上兴邦剧社”“西苫山金山羊文艺队”“前关山黄河艺术团”等一批特色农村文艺演出队伍;发挥离退休干部、教师中文化热心人的作用,用人所长、用人所愿,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文化振兴之中,不断充实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